• 客服热线:
  • 0371-639292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法释〔2009〕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2009年3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65次会议通过)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执行工作几个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川高法〔2007〕390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二、执行款不足以偿付全部债务的,应当根据并还原则按比例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当事人在执行和解中对清偿顺序另有约定的除外。







此复。







附:具体计算方法 



(1)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2)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批复与新规不一致者,应以新规为准。如2014年8月1日开始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明确:



第一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计算之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第四条 被执行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应当先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再清偿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但当事人对清偿顺序另有约定的除外






强制执行数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如何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问题的批复
目录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ADD

中国·河南

0371-63929227

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区北斗产业园区C26-1